大腸癌|男子抽血1指數異常零徵兆驚揭患大腸癌 醫生籲做1件事可降35%死亡風險【附10大高危人士】
撰文: 黃堯姿
發布時間: 2024/10/25 18:27
最後更新: 2024/10/27 09:00
【大腸癌/照大腸鏡/血便/貧血】定期做身體檢查很重要。台灣一名年邁的伯伯一直有定期做體檢和追蹤血壓,惟從來沒有照過大腸鏡,身體亦無不妥,只是有點貧血。豈料一做大腸癌篩檢就發現指數有異,隨即照腸鏡發現腫瘤,已罹患大腸癌。
最新影片:
大腸癌|身體無恙 糞便篩檢呈陽性
台灣肝膽腸胃科醫生詹宜學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分享病例,近日遇到一個女兒帶著年邁的父親來求診,指父親做糞便篩檢報告,顯示潛血反應呈陽性,而且數值非常高。據病人女兒指,父親從來都沒有做過大腸癌篩檢,一直有長期覆診監測血壓和抽血報告,身體亦一直無恙,只是抽血報告顯示有輕微貧血。
大腸癌|體檢輕微貧血 照腸鏡揭罹癌
詹宜學首先安排為病人做肛門指診,亦未有發現異常,但有見糞便篩檢報告指數異常,故安排無痛大腸鏡檢查。檢查結果發現,老人升結腸長了3厘米大的腫瘤和約1.5厘米的息肉,醫生隨即安排切除手術和後續治療方案。
詹宜學解釋,糞便潛血反應「肉眼看不到」的出血反應,就算是肉眼看大便呈現正常顏色,亦不代表腸道健康無恙。大便表面上有血,有可能是大腸息肉與糞便摩擦造成出血,或是肛門口痔瘡出血所致,不一定是大腸癌,故此即使糞便潛血反應呈陽性亦無須過分驚慌。
大腸癌|宜2年做1次大腸檢查 高危人士留意身體徵兆
定期做大腸鏡檢查和糞便篩檢很重要。詹宜學引述台灣衛福部統計,每2年做一次糞便篩檢,能夠降低35%大腸癌死亡率。他亦呼籲10大高危人士要小心留意身體8大異狀,越早發現和治療,治癒機率越高:
- 50歲以上 : 因為超過一半以上的大腸癌病人,年齡大於50歲
- 大腸癌的發生和高熱量、高脂肪、高糖及低纖維飲食有關
- 飲酒、吸煙者
- 糖尿病
- 肥胖
- 排便習慣不正常、長期便秘
- 愛吃紅肉者
- 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的患者
- 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的患者
- 其他疾病 : 如罹患潰瘍炎性大腸炎、克隆氏腸炎、曾罹患大腸癌並已治癒者
大腸癌8大徵兆
- 1. 血便、黏液便
- 2. 長期或慢性的腹部不適
- 3. 排便習慣改變(大便次數改變)
- 4. 大便型態改變(變軟、變細、不成形)
- 5. 時常有便意感,總感覺糞便無法排空
- 6. 不明原因貧血、疲勞、容易喘
- 7.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
- 8. 腹部出現不明腫塊
大腸癌|大腸癌7大症狀
詹宜學亦曾在Facebook專頁上分享大腸癌病例,並列出以下7大症狀:
大腸癌|預防患上大腸癌5大方法
大腸癌|「息肉臉」6大分辨特徵
台灣肝膽腸胃科醫生葉秉威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分享臨床經驗,指有6種特徵的人士容易看得出有大腸息肉。他過往曾做過5至6萬次大腸鏡檢查的經驗,歸納出以下有「息肉臉」的因素:
相關文章:
大腸癌|大腸癌有樣睇?醫生揭6大特徵易中招 1種身形人士屬高危【附早期症狀+5招預防】